
(圖片引用自每日頭條)
巨大的天頂畫
到梵蒂岡一定不會錯過的是西斯廷教堂裏的天頂畫。這個巨幅的天頂畫足足14 x 38.5米大,可以對比一下著名的《最後的晚餐》是9米 x 4米,也就是說西斯廷天頂畫大約有15個最後的晚餐那麽大。
整個西斯廷天頂畫包含了9幅中心畫作和衆多的裝飾畫,人物超過300人。中心的畫作主要就是聖經創世紀的内容,包括《神分黑夜和白天》,《創造日月和草木》,《神分開水和陸地》,《創造亞當》,《創造夏娃》,《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諾亞醉酒》,其中又以《創造亞當》最具知名度。而兩邊有12個三角形的格子當中畫的是耶穌的祖先及他們的故事。三角形的格子到天花板中的則是在舊約中的先知們的故事。
天頂畫是個苦差事
這麽大的的畫作,而且是天頂畫,在當時并沒有“吊頂”的建築技術來說,畫天頂畫就只能躺在那裏,仰著脖子畫,而不能畫好了再一片一片吊上去貼。這個工作想起來就覺得非常累,整個天頂畫足足花了4年多的時間才完成。
而米開朗基羅的“主業”其實是雕塑,以正常狀況想的話,這個苦差事肯定不是米大師舉手自願去作的。而且,西斯廷教堂是一個不對外開放的私人教堂,也就是說西斯廷的天頂畫畫完了也不會被公衆看到,真的可以說是苦差事中的苦差事。那麽米大師到底是怎麽接到這個活的呢?
被陷害才接的活?
西斯廷教堂是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的“政績工程”,他的2大政績工程,一個是聖彼得大教堂,一個是他自己的陵墓。他自己的陵墓就是交給米開朗基羅去設計建造,而聖彼得教堂則是由當時著名的建築師布拉曼特(Donoto Bramante)負責。
史書上說布拉曼特爲了怕米開朗基羅設計的陵墓超越自己,所以勸教皇放棄陵墓,而且推薦米開朗基羅去畫西斯廷天頂畫。
不過嚴伯鈞老師認爲呢,這個布拉曼特足足大了米開朗基羅30嵗,這種嫉妒心不太可能發生。反倒是小米開朗基羅8嵗的拉斐爾比較有可能去向教皇進讒言讓米大師去作畫。因爲拉斐爾比較是有可能對米開朗基羅有嫉妒之心的。
此外,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之間還有一點過節:米開朗基羅總是認爲只有雕塑才是男人的工作,繪畫是女人的工作,而拉斐爾是個娘娘腔。這個也可能讓當時是宮廷第一畫師的拉斐爾,就用手上的權力,惡搞了一下米開朗基羅。
當然了,無論米大師是怎麽接到這個活的,他還是為後世留下了創世的巨作!下回站在西斯廷教堂裏欣賞大師作品時,一定要想起來大師可是花了4年的時間仰著頭畫的,我們也得要好好的“仰望”才行!
本文為我在嚴伯鈞老師在得到APP的《西方藝術課》的課後整理筆記及個人心得,極力推薦大家前往下載得到APP和訂閲嚴伯鈞老師的《西方藝術課》課程。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