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騎也可以

門德爾松買豬肉挖掘到大師巴哈的樂譜


音樂之父巴哈


音樂之父巴哈原來是個公務員

就算是不怎麽聼古典音樂的人,也不會沒有聽過巴哈。

巴哈是公認的音樂之父,創作的作品超過一千多部。但是在他活著的時候,並沒有什麽崇高的地位,或者是顯赫的聲名。甚至在他去世以後,也不再有什麽人傳頌他的音樂作品。

巴哈在當時沒有受到重視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爲他是一個宮廷樂師,也就是說他是由貴族支付他薪水來作音樂,類似一個公務員的角色。而既然是一個宮廷樂師,大部分作的曲子,也是給這些貴族們在各種社交場合來演奏的,而不是面向一般聽衆的,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麽大衆粉絲。

巴哈的音樂沒有受到大衆市場的傳頌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作品“難度太高”!巴哈創造了很多精準的複調作品(不同的旋律,通過技術性的處理,融合成的多聲部樂曲),因爲演出的難度很高,不易被演奏或傳頌,所以巴哈也就漸漸被遺忘了。

相隔120年才出現的伯樂 - 門德爾松


那巴哈後來是怎麽“走紅”的呢?

這個還要拜另外一個音樂大師:被譽爲“德國莫扎特”的門德爾松所賜。

門德爾松生于1809年,比巴哈小了120嵗,不但因爲小時候就展現出過人的音樂才華,而被譽爲“德國的莫扎特”,而且他還是個富二代。

關於門德爾松成爲巴哈的伯樂這個故事的開頭是說呢:門德爾松陪著老婆去逛菜市場,在豬肉鋪買了許多香腸回來,回到家裏打開包香腸的包裝紙,赫然發現上面是非常厲害的樂譜。門德爾松立刻回到豬肉鋪,買下被作爲包裝紙的樂譜的其他部分。這就是傳説中的《馬太受難曲》。



《馬太受難曲》是一部巨作,涵蓋管弦樂團、合唱團、聲樂和獨唱部分,整個演奏的話大約需要三個小時,大約400人才能完成演出。也是巴哈最偉大的宗教音樂。

据研究,巴哈是將馬太、馬可、約翰、路加福音都編寫了受難曲的,但是只有《馬太受難曲》是保存完整的。

而門德爾松在發現了這部作品後,立刻組織了這部作品的演出,并且自己擔任指揮。這個作品演出後,巴哈的作品才大受關注。所以可以說小了巴哈120嵗的門德爾松是巴哈的“伯樂”。

當然了,這個坊間傳聞是否是真,富二代的門德爾松是不是真的會去逛豬肉舖,那也不用斤斤計較了。可以確認的是,門德爾松和巴哈都是歷史上偉大的音樂家,科科!


本文為我在嚴伯鈞老師在得到APP的《西方藝術課》的課後整理筆記,極力推薦大家前往下載得到APP和訂閲嚴伯鈞老師的《西方藝術課》課程。


張貼留言

0 留言